在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建筑行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建筑垃圾的產生量也與日俱增。建筑垃圾若處理不當,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會對土壤、水源和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影響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而建筑垃圾清運作為建筑垃圾處理的關鍵環節,承擔著將建筑垃圾從產生地轉移到處理場所的重要任務,其高效、規范的運作對城市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施工建筑垃圾產生于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包括地基開挖、主體結構施工、裝飾裝修等階段。在地基開挖階段,會產生大量的士方、砂石等;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主要產生混凝土塊、鋼筋頭、腳手架管、模板等;裝飾裝修階段,則會產生瓷磚碎片、涂料渣、壁紙、地板廢料、玻璃碎片等。施工建筑垃圾的產量與工程規模、施工工藝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情況密切相關。相較于拆遷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的成分相對單一,部分材料如鋼筋、腳手架管等可回收利用率較高。
(三)裝修建筑垃圾
裝修建筑垃圾主要來自居民住宅、商業場所等的室內外裝修活動,包括墻面翻新、地面改造、家具更換等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其種類主要有瓷磚、地板、涂料、膠粘劑、木材、玻璃、金屬配件等。裝修建筑垃圾具有產生點分散、產量相對較小、成分復雜多樣的特點。由于裝修活動多在居民區內進行,清運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如控制噪音、避免揚塵等。
二、建筑垃圾清運流程
規范的建筑垃圾清運流程是確保清運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的重要保障,通常包括垃圾收集、臨時堆放、運輸調度和最終處置四個主要環節。
(一)垃圾收集
垃圾收集是建筑垃圾清運的初始環節,也是后續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在收集過程中,需要根據建筑垃圾的類型和產生量,選擇合適的收集方式和設備。對于拆遷和施工場地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通常會使用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將垃圾集中堆放,然后通過自卸卡車等運輸車輛進行裝載。在收集過程中,要注意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進行初步分揀,如將鋼筋、廢金屬、木材等單獨挑選出來,以便后續進行回收處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對于裝修建筑垃圾,由于產生點分散,通常由裝修施工單位或業主將垃圾裝入專用的垃圾袋或垃圾桶中,然后由清運單位定期上門收集。收集人員在收集過程中,要確保垃圾裝袋規范、密封完好,避免垃圾散落造成環境污染。
(二)臨時堆放
在建筑垃圾收集后,由于運輸車輛調度、處理場所接收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垃圾需要進行臨時堆放。臨時堆放場地的選擇至關重要,應遵循安全、環保、便捷的原則,遠離居民區、水源地、交通干線等敏感區域,避免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響。臨時堆放場地需要進行硬化處理,設置圍擋、排水設施和防塵、防滲漏措施,防止垃圾滲濾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時減少揚塵對空氣的污染。在臨時堆放過程中,要對垃圾進行分類堆放,不同類型的建筑垃圾分開存放,便于后續的運輸和處理。此外,要加強對臨時堆放場地的管理,安排專人負責巡查,防止垃圾被盜、亂倒等情況發生,確保場地環境整潔。
(三)運輸調度
運輸調度是建筑垃圾清運流程中的核心環節,直接影響清運效率和成本。運輸調度工作需要根據建筑垃圾的產生量、臨時堆放場地的庫存情況、處理場所的位置和接收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運輸車輛的數量、車型和運輸路線。在選擇運輸車輛時,應優先選用符合環保標準的車輛,如帶有密閉裝置的自卸卡車,以防止垃圾在運輸過程中散落和揚塵。同時,要對運輸車輛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確保車輛性能良好,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故障發生率。運輸路線的規劃應遵循最短路徑、避開交通擁堵路段和敏感區域的原則,提高運輸效率,減少運輸時間和成本。此外,運輸調度人員要實時掌握運輸車輛的運行情況,通過 GPS 定位系統等技術手段對車輛進行跟蹤監控,及時調整運輸計劃,應對突發情況,如交通擁堵、車輛故障等,確保運輸工作順利進行。
(四)最終處置
最終處置是建筑垃圾清運的最后環節,也是實現建筑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的關鍵。目前,建筑垃圾的最終處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燒和資源化利用三種。填埋是傳統的建筑垃圾處置方式,適用于無法回收利用且對環境危害較小的建筑垃圾。在填埋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填埋場地,對場地進行防滲處理,分層填埋、壓實,并做好填埋后的生態恢復工作,防止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焚燒處理適用于可燃建筑垃圾,如木材、塑料等,但焚燒過程中會產生有害氣體和煙塵,需要配備先進的煙氣凈化設備,對焚燒尾氣進行處理,使其達到環保排放標準,減少對空氣的污染。資源化利用是近年來倡導的建筑垃圾處置方式,通過破碎、分、清洗等工藝,將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骨料、再生磚、再生混凝土等再生建筑材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建筑垃圾的填埋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還可以節約自然資源,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目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
三、建筑垃圾清運運輸方式與設備
(一)運輸方式
建筑垃圾的運輸方式主要根據運輸距離、垃圾量和運輸要求來確定,常見的運輸方式包括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
公路運輸是目前建筑垃圾清運中最常用的運輸方式,具有靈活性高、適應性強、運輸速度快等優點,能夠滿足不同地點、不同數量建筑垃圾的運輸需求。公路運輸主要依靠自卸卡車、廂式貨車等運輸車輛,適用于短距離和中距離的建筑垃圾運輸。在公路運輸過程中,為了減少揚塵和垃圾散落,運輸車輛必須采取密閉措施,如加蓋篷布、安裝密閉式車廂等。
鐵路運輸適用于大量建筑垃圾的長距離運輸,具有運輸量大、成本低、能耗少等優點。鐵路運輸通常需要在建筑垃圾產生地和處理場所附近建設專用的鐵路貨運站和裝卸設施,將建筑垃圾裝入鐵路貨車中進行運輸。鐵路運輸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受鐵路線路布局的限制,靈活性較低,適用于固定線路、大量建筑垃圾的長期運輸。
水路運輸適用于靠近河流、海洋等水域的地區,利用船舶進行建筑垃圾的運輸。水路運輸具有運輸量大、成本低、能耗低、對陸路交通壓力小等優點,尤其適合長距離、大量建筑垃圾的運輸。水路運輸需要建設專用的港口碼頭和裝卸設備,將建筑垃圾從陸地轉運到船舶上,再運輸到目的地。在水路郿癤術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建筑垃圾泄漏造成水體污染。
(二)運輸設備
1.裝載設備
裝載設備是用于將建筑垃圾從產生地或臨時堆放場地裝入運輸車輛的設備,常見的裝載設備包括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等。挖掘機具有挖掘力大、作業范圍廣等優點,適用于挖掘和裝載大塊、重型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塊、石塊等。裝載機具有操作靈活、裝載效率高的特點,適用于裝載散狀的建筑垃圾,如砂石、磚塊等。推土機主要用于平整場地、清除障礙物和輔助裝載作業,在建筑垃圾清運的前期場地整理和垃圾堆放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運輸車輛
運輸車輛是建筑垃圾清運的核心設備,根據運輸方式和垃圾類型的不同,可分為自卸卡車、廂式貨車、半掛牽引車等。自卸卡車是公路運輸中最常用的運輸車輛,具有裝卸方便、運輸效率高的特點,其車廂可以自動舉升,將建筑垃圾傾倒出來。廂式貨車具有密閉性好的優點,適用于運輸易揚塵、易散落的建筑垃圾,如裝修垃圾、粉末狀垃圾等,能夠有效防止垃圾對環境造成污染。半掛牽引車通常與半掛車配合使用,具有運輸量大的優點,適用于大量建筑垃圾的長途運輸。
3.輔助設備
輔助設備在建筑垃圾清運過程中起到輔助和保障作用,常見的輔助設備包括垃圾壓實機、灑水車、掃地車等。垃圾壓實機用于對臨時堆放場地的建筑垃圾進行壓實處理,減少垃圾的體積,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同時也便于后續的運輸。灑水車主要用于在建筑垃圾收集、運輸和堆放過程中噴灑水露,抑制揚塵,改善作業環境。掃地車用于清掃清運場地和運輸路線上的散落垃圾,保持場地和道路的整潔。
四、建筑垃圾清運現存問題與解決對策
(一)現存問題
1.清運秩序混亂
目前,部分地區的建筑垃圾清運市場存在無序競爭的現象,一些無資質的清運單位和個人擅自參與建筑垃圾清運活動,這些單位和個人往往缺乏規范的作業流程和環保意識,在清運過程中隨意傾倒建筑垃圾,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和市容市貌。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一些有資質的清運單位也存在違規作業的情況,如超載運輸、不按規定路線行駛、不采取密閉措施等,導致建筑垃圾在運輸過程中散落、揚塵,污染環境。
2.運輸車輛
運輸車輛是建筑垃圾清運的核心設備,根據運輸方式和垃圾類型的不同,可分為自卸卡車、廂式貨車、半掛牽引車等。自卸卡車是公路運輸中最常用的運輸車輛,具有裝卸方便、運輸效率高的特點,其車廂可以自動舉升,將建筑垃圾傾倒出來。廂式貨車具有密閉性好的優點,適用于運輸易揚塵、易散落的建筑垃圾,如裝修垃圾、粉末狀垃圾等,能夠有效防止垃圾對環境造成污染。半掛牽引車通常與半掛車配合使用,具有運輸量大的優點,適用于大量建筑垃圾的長途運輸。
3.輔助設備
輔助設備在建筑垃圾清運過程中起到輔助和保障作用,常見的輔助設備包括垃圾壓實機、灑水車、掃地車等。垃圾壓實機用于對臨時堆放場地的建筑垃圾進行壓實處理,減少垃圾的體積,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同時也便于后續的運輸。灑水車主要用于在建筑垃圾收集、運輸和堆放過程中噴灑水霧,抑制揚塵,改善作業環境。掃地車用于清掃清運場地和運輸路線上的散落垃圾,保持場地和道路的整潔。
四、建筑垃圾清運現存問題與解決對策
(一)現存問題
1.清運秩序混亂
目前,部分地區的建筑垃圾清運市場存在無序競爭的現象,一些無資質的清運單位和個人擅自參與建筑垃圾清運活動,這些單位和個人往往缺乏規范的作業流程和環保意識,在清運過程中隨意傾倒建筑垃圾,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和市容市貌。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一些有資質的清運單位也存在違規作業的情況,如超載運輸、不按規定路線行駛、不采取密閉措施等,導致建筑垃圾在運輸過程中散落、揚塵,污染環境。
2.資源化利用水平低
雖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不斷發展,但目前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仍然較低,大部分建筑垃圾仍采用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置,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可回收資源,還占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造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低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是資源化利用技術相對落后,部分再生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質量難以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市場認可度不高;
二是資源化利用成本較高,相較于使用天然建筑材料,再生建筑材料的生產成本較高,導致企業缺乏開展資源化利用的積極性;
三是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缺乏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難以推動資源化利用產業的發展。
3.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在建筑垃圾清運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揚塵污染、噪音污染和土壤、地下水污染等方面。在垃圾收集、裝載和運輸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防塵措施,大量的粉塵會隨風飄散,造成空氣揚塵污染,影響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運輸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以及裝載設備作業時產生的噪音,會對沿線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擾。此外,部分建筑垃圾中含有有害物質,如涂料、膠粘劑等,如果處理不當,其滲濾液會滲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二)解決對策
1.加強監管,規范清運秩序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建筑垃圾清運市場的監管,完善建筑垃圾清運資質審批制度,嚴格審核清運單位的資質條件,取締無資質的清運單位和個人,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清運全過程監管體系,利用 GPS 定位、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對運輸車輛的行駛路線、裝載量、傾倒地點等進行實時監控,嚴厲打擊隨意傾倒、超載運輸、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等違規行為。同時,加強對清運單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對表現優秀的清運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違規作業的單位進行處罰和公示,提高清運單位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
2.推動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
鼓勵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開展合作,開發先進、高加大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的投入,效、低成本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和設備,提高再生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質量,滿足不同工程建設的需求。加強對再生建筑材料的推廣和應用,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明確再生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設中的使用范圍和要求,提高市場認可度。同時,出臺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財政補貼、信貸支持等,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開展資源化利用的積極性,推動資源化利用產業的健康發展。
3.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環境污染!
在建筑垃圾清運過程中,采取有效的防塵、降噪和防滲漏措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垃圾收集、裝載和堆放場地設置圍擋、灑水設施,對運輸車輛安裝密閉式車廂或加蓋篷布,防止揚塵污染。合理安排運輸時間和路線,避開居民休息時間和交通高峰期,減少運輸車輛噪音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對含有有害物質的建筑垃圾進行單獨收集和處理,采用先進的處理技術和設備,對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使其達到環保排放標準后再排放,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此外,加強對居民和施工單位的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其環保意識,引導其積極參與建筑垃圾的規范清運和環保處理工作。總之,建筑垃圾清運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環節和多個部門,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過加強監管、推動技術創新、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環境污染等手段,不斷提高建筑垃圾清運的規范化、專業化和資源化水平,實現建筑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